推进建筑工业化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合肥:以增长“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名单,安徽省亳州市、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榜上有名。

十年来,合肥以年均4.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8.2%的GDP增长,用较低的能耗保障了经济高速增长和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十年来,合肥实施智能制造“万千百”工程,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3户、省级绿色工厂55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9户,170款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占全国总数4.5%)。

一路走来,如今的合肥以绿色为底色,绿色生活、绿色能源、绿色产业在这座城市都有了特别的发展印记。

航拍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翁艳 摄

航拍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翁艳 摄

节能“绝活”点亮绿色建筑

绿色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合肥,绿色生活是让建筑“绿”起来,让生活变得更低碳。让建筑“绿”起来,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的新发展趋势。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从来离不开政策引领,以及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明确。2021年9月,安徽省人大立法通过《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标志安徽进入“全面绿建”阶段。此外,在行业标准上,安徽省还编制发布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40多项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坐落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就是这样的一座绿色建筑,它有着各种节能“绝活”,可以减少热辐射、超级省电和节水、吸附飘尘……该大厦还是全省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的民用建筑。那么这项“绝活”是如何实现的呢?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大厦让建筑屋面、垂直外立面穿上“绿衣服”,形成立体包裹,这么做不仅能增强屋顶的隔热、隔声效果,起到吸附飘尘和产生氧气的作用,还可降低外立面对办公空间的热辐射。

此外,大厦还采用太阳能LED公共照明技术,可实现90%以上的节电率。根据运营数据来看,该大厦每年节电约284万度,节水约2万吨,一年下来可节约运行费用约289万元。

无独有偶,位于合肥市经开区的中海上东区也是一个绿色建筑项目。“这个项目集成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新风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多项绿色建筑技术。”中海地产合肥公司设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地下车库加装了一氧化碳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对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实时预警,还可以根据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排风,避免排风频率过高导致能源浪费。

目前,中海地产合肥公司还在新建项目探索三星级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智慧住宅、超低能耗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和主动式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生活热水及照明能耗需求,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

光伏发电扮靓绿色产业

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着强大的绿色支撑。

近年来,合肥坚持通过在全国率先推出光伏补贴政策,首创光伏下乡扶贫等一系列举措支撑,光伏产业发展全面开花。

肥西花岗镇150兆瓦渔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记者 郭如琦 通讯员 马家贵 摄

肥西花岗镇150兆瓦渔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记者 郭如琦 通讯员 马家贵 摄

近日,安徽合肥肥西花岗镇150MW渔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项目以“光伏+渔业”探索产业复合,以“光伏+储能”实现多能融合,打造新型光储融合电站范例。它的开通将光伏发出的绿色电力源源不断输送至合肥电网。

该电站利用花岗镇四合社区和合丰社区的2000多亩水塘、低洼水坑建设光伏,板上发电、板下养殖。据统计,站点年均太阳能利用小时数达1000小时以上,预计年发电量将达1.7亿千瓦时以上;与同发电量火电厂相比,年均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地首个投产的储能光伏电站,项目采取全额上网模式,配置15.6兆瓦/31.2兆瓦时容量储能系统,将进一步优化肥西县电网网架结构,提升用电高峰期间电网运行可靠率。

为充分保障新能源平稳消纳,合肥供电公司今年升级打造全国首个“5G+量子”虚拟电厂系统,累计接入光伏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商业楼宇等负荷约89万千瓦,占比超合肥电网夏季降温负荷400万千瓦两成。

工人在安徽叉车集团“合力叉车”智能化整车装配生产线上进行流程化生产作业。解琛 摄

工人在安徽叉车集团“合力叉车”智能化整车装配生产线上进行流程化生产作业。解琛 摄

与此同时,在安徽叉车集团生产车间,只见电动总装线上,一台台锂电叉车正在进行安装调试。近年来,叉车集团不断加大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据叉车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集团持续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在生产过程中,叉车集团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将厂区内原低固体份油漆替代为高固体份油漆及水性漆,从源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去年,叉车集团所属核心控股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评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为加快能源结构升级,其它企业也在共同发力。江汽集团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展汽车行业典型产品碳排放减量路径规划研究,在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数据集的构建、碳排放量化分析、低碳制造工艺优化与决策等方面取得突破,建设基于江淮蔚来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基地的汽车制造绿色智慧工厂。

绿色能源赋能产业升级

今年10月,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在合肥召开。数百位国内外大咖云集,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十年来,合肥以年均4.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8.2%的GDP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2.8%,降幅分别比全国、全省高6.4、1.8个百分点。能效水平处于全省最优、全国前列,为探索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合肥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4家企业获评全球“灯塔工厂”。

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车间内的生产场景。翁艳 摄

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车间内的生产场景。翁艳 摄

在合肥海尔工业园,一进入园区大厅,就能看到整座园区的“能源管家”正在监测能耗数值,大屏上正在运行的是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目前,这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已覆盖全国15个省市156个互联工厂,在合肥服务于3个工业园区、7个产品互联工厂,可通过能效对比分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园区节能降耗。

“该平台自2015年在合肥海尔工业园投入使用以来,一年能省下1000多万元能耗费用。”合肥海尔工业园能源管理部负责人介绍。

绿色升级是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日前,省经信厅公布2023年安徽省绿色工厂公示名单,共有114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名单,其中,合肥市有14家企业上榜。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绿色工厂,它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在生产过程中,该工厂采取优化工艺、节能改造、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企业拥有13条高效柔性显示产品整机生产线,获得各类技术专利及软件研发成果近3000余项。特别是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规划+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绿色回收+信息系统建设+绿色信息披露平台”建设,打造了较为完善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已成为具有行业引领效应的绿色智能化标杆企业。

近年来,合肥积极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当中,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合肥针对各地、各行业节能工作,每年制定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定期发布季度“能耗晴雨表”,及时预警调控。现已对272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耗评估,完成68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

同时合肥还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启动用能权(节能量)交易试点,累计交易165笔,交易量约16万吨标准煤。

“绿”意十足的合肥将在未来打造更多“绿色方案”。

(摘自互联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建筑工业化 » 合肥:以增长“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